微信扫一扫 免费问律师
手机扫一扫 法律兜里装
2025/08/08 03:32:56 查看8次 来源:郭良律师
为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平稳有序流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保监会制定发布了《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国卫医发〔2014〕86号),该意见自2014年11月5日开始实施,标志着医师多点执业制度正式实施。2022年3月,医师多点执业制度正式写入《医师法》,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在我国历经了十多年的发展并日趋完善。然而,在医师执业实践中,仍有部分医师、医院对医师多点执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医师在多点执业实操中产生不少问题,亦引发了相应法律风险。为此,本文从法律层面系统地剖析医师多点执业制度,供广大执业医师、医院参考。
一、医师多点执业的概念
医师多点执业指医师于有效注册期内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医疗机构定期从事执业活动的行为。
二、医师多点执业的法律依据
1、《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规定,“医师多点执业的资格条件。医师多点执业是指医师于有效注册期内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医疗机构定期从事执业活动的行为。医师参加慈善或公益性巡回医疗、义诊、突发事件或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参与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属于本意见规定的医师多点执业。医师外出会诊按照《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执行。”
2、《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 “在同一执业地点多个机构执业的医师,应当确定一个机构作为其主要执业机构,并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对于拟执业的其他机构,应当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分别申请备案,注明所在执业机构的名称。”
3、《医师法》第十五条规定,“ 医师在二个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定期执业的,应当以一个医疗卫生机构为主,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国家鼓励医师定期定点到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主执业机构应当支持并提供便利。”
三、医师多点执业的资格条件
国家允许临床、口腔和中医类别医师多点执业。多点执业的医师应当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同一专业工作满5年;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医师多点执业工作;最近连续两个周期的医师定期考核无不合格记录。
四、医师多点执业的注册管理
根据《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医师执业实行“区域注册”,即执业地点变为“执业医师执业的机构所在地的省级行政区划(助理医师的县级行政区划)”。除在与主要执业机构签订帮扶或者托管协议的医疗机构内执业的情形外,医师须向拟多点执业的医疗机构的主管卫健委申请注册或备案(不跨区执业则申请备案,跨区执业则申请增加注册执业地点)。
此外,《若干意见》规定,医师在参加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支援基层,或在签订医疗机构帮扶或托管协议、建立医疗集团或医疗联合体的医疗机构间多点执业时,不需办理多点执业相关手续。
《医师法》亦规定,医师从事下列活动的,可以不办理相关变更注册手续:
(一)参加规范化培训、进修、对口支援、会诊、突发事件医疗救援、慈善或者其他公益性医疗、义诊;
(二)承担国家任务或者参加政府组织的重要活动等;
(三)在医疗联合体内的医疗机构中执业。
五、医师多点执业未注册/备案的法律风险
1、医师面临行政违法责任
根据《医师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医师未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或者中医药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吊销医师执业证书。
2、医师面临的刑事责任
在注册地外开展诊疗活动而未办理相应的注册备案手续,后引发医疗事故致患者死亡,涉嫌构成非法行医罪。
3、多点执业机构行政违法责任
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或者责令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的处分,对有关医务人员可以责令暂停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执业活动;
4、多点执业机构民事责任
从民事层面看,若医师未办理多点执业备案,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多点执业机构即可能被患者以构成欺诈为由而被要求承担医疗服务合同违约责任。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
| | | | | |
凯发k8国际官方网站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凯发k8国际官方网站的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